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是一种专用于分离、富集以及定量检测食品、饲料及其他样本中痕量黄曲霉毒素B1(Aflatoxin B1, AFB1)的实验室分析工具。以下是该产品的详细介绍:

一、产品概述
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,具有很强的致癌性。它主要存在于谷物、花生、坚果、棉籽、饲料、植物油以及动物组织和血液中。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、致癌性、污染频率均居于首位,因此其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工作原理
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的工作原理基于抗原-抗体反应。柱内装有固定在介质上的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抗体,这些抗体仅与AFB1发生特异性结合,而不与其他结构相似的物质或样本中的干扰物质发生非特异性反应。样品经过提取、过滤、稀释后,缓慢通过免疫亲和柱,在柱内毒素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-抗体复合物,而其他样品成分则被洗掉。随后,通过洗涤液清除未结合的杂质和潜在干扰物质,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和检测的特异性。最后,使用合适的洗脱液将结合在抗体上的黄曲霉毒素B1从免疫亲和柱上解离下来,得到浓缩的AFB1洗脱液,用于后续的检测分析。
三、产品特点
高特异性:免疫亲和柱的核心是固定在柱介质上的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抗体,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。
高效富集:能够从复杂样品基质中有效地捕获并浓缩痕量的黄曲霉毒素B1,提高了目标毒素在后续检测步骤中的浓度。
便捷操作:整个操作过程包括样品前处理、过柱净化、洗脱和检测等步骤,具有流程简单、耗时短、无需复杂仪器设备等特点。
广泛适用性:适用于各种可能含有AFB1的样品,如粮食(如玉米、花生、小麦等)、坚果、食用油、饲料、中药材以及其他农产品和食品制品。
标准化兼容性:与HPLC(高效液相色谱法)、ELISA(酶联免疫吸附测定)等标准化检测方法良好兼容,满足国内外相关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对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要求。
四、产品用途
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可用于对样品进行非常针对性的净化作用,过柱净化后的样品液可直接用于HPLC或LC-MS/MS分析,以改善信噪比,达到快速测定的目的。
样品处理与操作程序
样品提取:采用适当的有机溶剂(如甲醇、乙腈等)以溶解并释放出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。
过滤与稀释:提取液经过滤去除不溶物和其他大颗粒杂质,然后按比例用缓冲溶液稀释,调整至适宜的pH和离子强度。
免疫亲和净化:将稀释后的样品缓慢通过装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包被的免疫亲和柱。
柱洗涤:加入特定的洗涤液清除未结合的杂质和潜在干扰物质。
毒素洗脱:使用合适的洗脱液将结合在抗体上的黄曲霉毒素B1从免疫亲和柱上解离下来。
检测:洗脱液直接或经过适当衍生化后,送入HPLC、LC-MS/MS或其他指定的检测仪器进行定量分析。
五、注意事项与贮藏条件
使用前,免疫亲和柱需回至室温(22~25℃)。
亲和柱应在2~8℃储存,不得冻存。
请在有效日期内使用免疫亲和柱。
操作过程中应佩戴手套、口罩等防护工具,避免与黄曲霉毒素直接接触。
使用过的容器及黄曲霉毒素溶液最好用次氯酸钠溶液(5%V/V)浸泡过夜。

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以其高特异性、高效富集、便捷操作、广泛适用性和标准化兼容性等特点,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重要工具。